星球公民上集:回到未來

1)  劉姥姥誤闖生態村

PLANET CITIZENS OPENING PART

科幻小說體論目錄

作者:彭耀階    May, 2013.

谷內漆黑一片,蟲嗚蛙聲不絕,偶然穿插著幾下雞鳴鳥叫。忽地裡,谷中及四週山坡閃出些少燈光,替一夜的漆黑劃上句號。抬頭上望,峰尖上方黑漆漆的天空鑲嵌著光亮分明的人馬座,週遭密麻麻的繁星在漆黑的夜空中閃閃發亮,叫我的心絃不由得為之陶醉、顫動、共鳴不已,就像忽地碰見半個世紀前失散了的初戀情人,而她的容貌和情懷仍舊絲毫末變一樣。唷啊!這根本就不是天天晚上看慣了、灰而不黑、只隱約掛著幾顆比較明亮的星星的夜空,而是久違了近半個世紀,少年時晚上結伴躺在海邊石上高談潤論時所看到晶縈通透、繁星如鯛的星空。(1)

沒有夜月,東方山峰上的金星閃耀得份外明亮。不久,東方天邊露出魚肚白。(2)

下面谷中隱約可見幾片霧靄在漂盪著。透過霧 靄,矇矇濃濃看見一幢頗大的建築,窗戶正透出燈光,頂上還漂出陣陣炊煙。外邊三三兩兩的人影正陸陸續續移向該處。我好奇起來,移近窗邊看看,啊!太美了!看來應該是個大飯堂,卻不是我向來看慣了的長立方體內部,而是大大小小不太規則的空間群,每個空間都擺放著一至數張形狀不一的大小餐卓。人都是三三五五一卓的坐著,多的是一家大小,也有三五知已,也有大群在高談潤論,有的快吃完,有些剛開始吃,有的捧著餐在找位子,跟旁邊經過的人打打招呼或閒聊幾句。奇怪!我到了那裡?他們大多溫文爾雅,氣質不凡。全都不是我平常看慣了、但看了幾十年仍然全看不慣的男的粗鄙、女的妖俗的現代人。(3)

4)天已大白,一束日出晨光穿過山間的霧靄,把西北方一列陡峭峞峩的山嶺染成通紅,美得懾人心魄。奇怪啊!她不但懾人心魄,更加似曾相識!這豈不是我數十年前一處設立生態農莊的山谷?這豈不是我在那裡的農屋天台清晨一覺睡醒時偶然一見的景象?再望望四周山形!都正是呀!不同只是現下四目所見盡都是高大粗壯的密林,林高三十多米,林內果實充盈,雀鳥、動物多不勝數。我大力摑了自己幾巴,看看自己是否不知何時跑了回來,又睡到了農舍屋頂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半睡半醒 中讓夢想中的生態村在夢中實現過來?(4)

但的確不是作夢,只是谷內所見卻讓我全給怔住了!我的夢想原來都化成了比夢想更美好的真寶。谷中平地都成了梯狀田疇,田疇間夾雜著湖畔柳姻,小橋流水。山谷上上下下兩旁山坡上則都零星地散建著百數十幢風格秀美不凡,卻又與四週自然景色非常協調的房舍。結果這些秀美不凡然而大小不一的房舍都成了谷中的點綴,令谷中的自然景色更加生色不少。(5)

 一生中見過不少外觀上與四週自然景色並不衡突的農舍,但全皆缺乏生氣和創意;具生氣創意的呢!則全皆與四週自然景色並不調和! (6)

 屋邊平地上可見三三五五的人在作早操,四週山徑小排小排的人在登山作晨運,當中還有一大排羊群由人帶領著,邊行邊吃著山徑兩旁的野草。這裡的人又真懂得農作,放羊沿小徑上山吃草,正好可以將小徑兩旁的野草吃掉,餵羊及除草一舉兩得。望清楚一點罷!原來山徑足有十多條,都是拿石板舖砌,自谷內不同起點宛然而上至四面山嶺上群 峰之間。(7)

 谷中山溪流水潺潺,忽地勾起我的記億,當中一處有飛瀑深潭,往日曾不時至該處暢泳溜達,會不會也在這裡?於是沿溪邊一小徑往尋,結果小徑一路引至潭邊。不獨可見到飛瀑深潭,奇怪的是飛瀑比記億中的高了很多,深潭也比記億深很多,大很多!奇怪未已,原來小徑盡處是個竹建的涼亭,懸建於潭邊之上,風格、構造和意境就跟明代唐伯虎內題詩句「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驚渺撫綜」的名畫作內溪邊涼亭相近。心想,這裡的人真太懂得享受與自然為伍的生活藝術呢!難道現代中國人已忽然徹底地脫胎換骨? (8)

 坐到竹涼亭上,下望深潭,真真寫意之至。溪下游不遠處,泥灘上長著幾顆蕉樹,再望遠一些,可見到更多蕉樹零星地散植於沿著溪邊 自然沒有植物覆蓋的泥灘、泥矮岸上。這是不干擾大自然、不用開耕兼不用投放多少勞動力的生產糧食方法,我曾估算過以這方式種蕉的勞動效果相當於時薪十多美元(2010),所以常常奇怪何以總不見其他人這樣種蕉,今天才終於碰上有腦之人。(9)

 仔細望望飛瀑,才發現有幾株怪樹從瀑布岩壁上長出,只樹頂有幾片巨葉伸向瀑流,將瀑流引入樹身,再從樹腳流出。但你很難理解植物怎會有這樣的機制,再三仔細打量才估到這幾株怪樹應該是水力發電機。這裡的人愛大自然也真愛得徹底啊!數十年前我也曾在這條山溪對上一處溪流裡安裝水力發電機,當時的考慮也挺週詳,發電機並不干擾溪流生態,甚至不會妨礙動物沿溪上下走動,不造成景觀污染,就只作夢也想不到它還可以替溪流添上姿彩呢!(10)

11)天仍涼,但我已受不住誘惑,從竹涼亭跳下水潭暢泳一番。水仍寒,游不太久便冷得要跑回岸上,躺到竹涼亭上曬曬太陽。躺著曬著,並欣賞著四週美景好一會,忽地驚覺原來我在竹涼亭徉 詳了這麼久,還不見有一只螞蟻出現過,再看看亭外四週,泥土和石上都可以見到螞蟻來回走動。真奇怪呀!原來亭子乃由若千根巨大竹竿撐著,前面幾根不用說都是浸在水中,後幾根本該撐於岸邊地上,但撐竹柱的石塊都給拿走並挖深了,於是後幾根竹柱也是浸在水中,甚至涼亭入口與小徑之間也有幾厘米的空間分隔,以至整個涼亭與四週陸地實質上都是被水和空間分隔開來,螞蟻爬蟲之類也就沒法跑到涼亭上來,即便我在亭子竹棚地板上小睡也不虞受到侵擾,啊!真虧他們構想得這麼週全呢! (11)

日上三竿,一個巨大黑色熱氣球忽地出現在山坡高處,嘩!下端還立著一只巨大四腳蜘蛛,正一步步抓著樹冠努力地朝山峰向上攀爬。是時,只覺自已是劉姥姥誤闖了入大觀園,神奇的事物接連一件一件在眼前呈現,這氣球蜘蛛又是什麼來著?仔細看清楚一點,上攀的力度似乎並非來自蜘蛛的抓,而是牠背上方的熱氣球,抓子只是抓著樹冠上的樹枝作平衡、固定、推移和免被氣球拉上半空。哦!明白了,這很可能是陡峭山林內的作業,但作的是什麼業呢?即時可以理解到的,這是個可以自由遊走於樹冠之間,讓人隨意走到陡坡上山林任一處,而又不會對山林構成干擾的載具。我更進一步想像到,以他們這麼愛惜大自然,抓握樹幹的抓子應該都是裝上了軟墊的。(12)

 衣服很快被太陽曬得乾了,於是踏著清涼的溪水,迎著沿溪下吹的谷風,溯溪而上。是時艷陽已然高掛,唯是濃蔭夾溪,烈日偶然才可以自葉縫中探出頭來,加上風清水涼,平坦的溪床舖滿五彩石卵,溯溪漫遊可謂寫意之至。無怪乎唐代韓愈也邊涉水邊吟「,…‥。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人生如此自可樂,……」(13)

 數十年前不也偶然在這涉溪為樂?現在怎的又回到這,這兒何解又已變成了我夢中的烏托邦?想到這裡,忽地懷疑自己是否已得了老人癡呆症!我多大了?好像七十多罷!真的,我出盡了飲奶腦力,總沒法記起怎樣回到這裡來。記得一些了!七八年前,球溫急升,全球大旱,……糧價狂漲,兵慌馬亂,…,‥生計無著,飢民處處……(14)

  果然不出所料,溪流內有數米以上落差之處,當中總有一、兩塊巨石,溪水會從其上流入石內,然後不知去向。我走上其中一塊看看,內裡果然是一部微型水力發電機,機組裝在巨石狀外殼之內,過機後的溪水都在其下的小水潭底湧出。由於只有一部分溪水被分流離開一小段從石面上下滑幾米的小距離,這發電方式並不會對溪流生態構成任何實質上的影響。敲敲摸摸外殼,那質料該是陶瓷之類,經過藝術加工之後再放到這溪流落差的前緣位置,果然令到這裡更添自然姿彩。(15)

來到一處兩岸並非密林的流段,溪流平直,右邊臨溪建有一所窄而長長,當中牆子隔開多個廳堂的二層房子,棗紅簷、墨綠瓦、葛磚牆。二樓有門廊,廳堂臨溪一邊多有玻璃或沙網幕牆,室內窗明几淨,室外鳥語花香。莊嚴、寧靜而契合心靈。一些廳堂內可見青少年兒童在上課,另一個廳堂內可見他們在專心功課,另一些可見成人們在會議卓前熱烈地討論,下邊沙網幕牆廳堂內一組青年在導師帶領下面向溪流進行靜坐。外邊田疇梯次錯落,村民們在耕作;另田間某處一群少年邊玩邊議論著替不同深度淺土層收取泥土樣本;兒童在林邊爬樹嬉戲;一處林蔭草地,邊有圍網,內有十數嬰幼兒在三兩母親照料下與小動物一同玩耍;遠遠山間清流石上,幾個老人向溪靜坐,傾聽泉水棕涼;林間尚有情人手牽手漫步,忍不住四週的珍貴可喜,相擁親吻。生命成功了!(16)

下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