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生活廢水淨化池
節錄自「2016台灣生態村及自給自足研討大會」由彭耀階主講之專題講座
作者:彭耀階 Pang, Yiu Kai Hong Kong 二○一六年十一月
生活廢水是指日常生活排出的洗濯水。任由生活廢水流下河溪, 基本上會造成人工化學物質污染河溪水,與及令水中養份增高, 若沿溪不少村子都這樣的話, 就會造成養份過高, 與及人工化學物質污染河溪水, 所以, 基本上大小便和生活廢水都不可以流入河溪, 以免造成污染(註24)。
構造大意
生活廢水都要排到廢水淨化池。理想淨化池分成兩個池, 一個是廢水池, 窄長形, 彎曲也無妨, 廢水自一端排入, 另一端經窄管道排出至另一個淨化池, 最好也是窄長形, 但並非不如此不可, 淨化池的水有入無出, 並無出水口。在台灣,兩個窄長形水池最理想是南北走向,原因看下面池邊作物一項。
選擇池位要點
兩個池都是挖掘兩米多深, 挖掘前必先了解好泥土底下地質, 一是有無可能遇到太大的石塊, 以致怎也挖不走。二是要了解有無疏水土層或有裂縫石塊在下面, 令到池塘水滲漏掉。三是盡量遠離溪流河流,讓暴雨時溢出的淨化中廢水較少流入河溪。
水池深度
挖掘深度是兩米多,使用時深度一米多一些,讓池底也可以受到太陽照射,讓自營藻類和苔蘚類也可在池底生長,構成水池群落食物網的基層。水不貯滿, 水位要比地面低大半米, 令池塘在一般暴雨下不會滿溢, 做成污染。特大暴雨滿溢則不成問題, 因為外面到處都是洪水, 會將溢出的可能污水沖得淡得不能再淡, 便不再成問題。
水池面積
廢水池和淨化池該有多大?首先兩池的比例是2比1,廢水池兩份,淨化池一份。其次,兩池總面積是村民人數乘以十二方米,即以每人十二方米來算出兩池總面積,但面積最低限度不可以少於80方米。
淨化機制
由生物排出釋出的污物, 或其他容易分解的天然物質,到了水中都會被水中的細菌和真菌分解, 還原成簡單有機物質, 再被水中藻類和苔蘚當營養吸收, 透過池塘的食物網上傳到魚類蛙類及鳥類身上, 污物亦因此得到淨化。
杜絕人工化學物質
但是, 若果容許人造纖維, 人工化學物質等落到水裡邊, 細菌真菌多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去分解它們, 它們便會在池塘內積存,構成污染。解決方法是從源頭防止這些東西落到廢水池內,主要是要注意這幾類物品:清潔皂濟,要洗濯的衣物。
含有上述要防阻物質的衣物可以拿到別處清洗。蜜蠟可以皂化反應自製成肥皂,檸檬皮、橙皮、柚皮、柑和桔皮等廚餘可以酵素自製成上好可吃洗碗碟洗潔精。另也可以在樸門第四區種植無患子及/或 茶籽及/或華南皂莢,其果正是天然洗潔皂及/或液。坊間銷售的聲稱天然洗潔劑非常之多隱含非天然成份,並不可以在使用時辨別出來,只好在購買時額外小心,主要看生產者。
無患子 華南皂莢
淨化池水可以拿來灌溉,在最遠離進水口的位置取水,但不應拿來飲用。灌溉也同時發揮調節水位的作用,每遇上水位高於正常水平便馬上拿來灌溉,直到回復正常。
皂和洗潔劑
坊間買到的「天然」皂或洗潔劑,必須留意是真的純天然,還是只不過加入了天然成分。皂化反應造出來的洗潔皂或液也不宜用得太多,最好盡量多用無患子或茶籽做的洗潔皂或液,而且它們的潔淨能力可能更高,皂化反應造出來的洗潔皂或液只用來洗澡。
水中植物
廢水和淨化池都不應種植蓮、荷或水生蔬菜等會遮擋水面太陽光的植物,若長出了太多(些少則有好處)浮萍之類也應清除,池內最好養多種大小魚類和青蛙。在水池群落生態平衡狀況之下,不用擔心會有大量蚊子滋生。
池邊作物
在台灣,池的東面岸邊應種草本近水作物,例如薄荷。西面岸邊則種果樹用途樹之類。原來在台灣只在池西邊種樹的話,便不虞樹木遮擋了太多照到池中的陽光,因為台灣上午日照量比下午多很多。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