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土抑地獄,端賴人類造化

作者:   彭耀階    Pang, Yiu Kai, Hong Kong   二O一八年十一月

 

歡迎轉貼,但必須於顯著位置附上作者彭耀階姓名,否則屬牴觸知識產權。

 

孤懸太虚之中的一顆藍寶石,蔚藍而又素静,兼襯著幾個大小淡白螺旋紋,美的憾人心絃。臨近細味一番,原來是浩瀚雲天,茫無際崖;忽又是極目海洋,碧波兆頃;又或群峯競疊,矗立天際;又或林木葱鬱,鳥獸蟲魚,……好一撮百態千姿的視聽交響曲,遠觀近看皆美不勝收。原來這顆藍寶石就是

地球――人類和眾生的家園

生意盅然,美不勝收,乃自然天成,加上眾生億萬年來生活和演化成果

然而這眾生家園之壯麗、俊秀、生意盅然,則絕非剛剛誕生之時便當如此,遠古地質研究至四十多億年前及更早期之石層、化石,眧視出截然不同的地表景像:渾沌初開,翻騰的熱氣渦,讓各種劇毒氣體加熾熱岩漿,在其內翻騰打滾。大氣層內除水、氮及二氧化碳而外,便盡都是氫、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劇毒氣體。及後球齡漸增,天與地,海與陸才漸漸給清楚區分開來。及後球齡再增,毒氣消散,終於清流處處,美景展現,如此轉變實拜生命整體億萬年來的雕啄化育所賜。先有可進行光合作用的藻、菌微生物放出化學活性甚高的氧氣,跟氫氣化合成水,又跟一氧化碳化合成二氧化碳,與及跟硫化氫化合成硫及水……;後有苔蘚類廣被原本不蕪的大地,並覆蓋之以壤土,終於萬物得以於其上滋長。至於生命整體,光品種的殊異和繁多經已龐雜得驚人,由蟄居深海海底至空中敖翔的,由電子顯微鏡才看得見的微生物乃至數十米長的龐然大物,品種數量當在九百萬種以上!!!當中交互關係的複雜微妙,更之深不可測;仍未申算組成這龐大整體的億億兆兆個生命個體,當中相信不少具有或顯或晦的內心世界,跟人類所擁有的相近似。

 

生命體系,乃人和眾生存活、繁衍之所賴,亦乃極盡深奧、複雜和繁異。

生物學家結論,地球生命體系的維持,端賴這極盡龎雜和繁異的千萬物種數量,還有一系列的生態機制,例如參與組成生物身軀的物質必定循環,回歸大地,再化育萬物,甚至身軀分解之後進入地球內部,成為熾熱岩漿,千萬年後才再度自大洋中脊逸出;例如生物必定跟四週和整個地球表面的物質環境產生交互作用,將之化成宜棲,及保持穩定,使之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急劇變化;又例如自體系之內演化出植物和自營藻菌,透過光合作用參與地球表面的熱平衡,將低空大氣層億年來保持在生物宜棲的温度!地球熱平衡涉及多種要素的交互抑制和促進,從而達成動態平衡。植物、自營藻菌和貝類生物乃當中一項平衡因素,用以回收大氣層內的二氧化碳。又例如每個生物個體都能夠自我複製出一模一樣的下一代之餘,也能夠產生變異,讓下一代跟自己有些許差異,以期若干代之後,差異大到足以發揮截然不同的生態功能,例如由原來吃草的素食獸變異成吃素食獸的肉食獸,以抑制素食獸的數量,不虞野草給吃光;……

物種千萬,絕非偶然,乃應維持生命體系所需,而生物又具備奇妙的演化遺傳能力和機制,有以至之。多細胞生物由海洋內的水母開始,歷經六億年演化,智能生物終於登上生命舞台,擁有內心感覺經驗世界,會思考,具七情六慾;儘管這可能也是生命演化的最大失著,人類的出現卻顯示出生命體系是何等奥妙神奇,則屬無庸置疑。

 

生命體系卻又極之脆弱,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

切勿以為上面數段簡單陳述便足以讓人對之有所確切了解, 上面數段只在於讓人知悉生命體系確然深不可測、極端龎大、覆雜,卻又環環相扣,牽一髮足以動全身,故此其運轉異常脆弱,些微干擾便足以導致系統劣化,甚至系統崩潰。生火正是這樣,只要有人用火時不慎或玩忽,甚至無非隨手將香烟屁股仍掉,只要這人正處身於並不潮濕的樹林之內,百萬頃優質森林生境即可以毁於一旦,連同無數大小動物死傷枕藉,兼頓失覓食棲息之所。

 

人之特質及其悲劇宿命

人之登上生命舞台,並無帶同一套絕不對地球生命體系胡作妄為的本能,跟所有其他動物大相逕庭。不單如此,人剛出生之時,對世界的認識近乎零,甚至空間感覺也不具備。普遍人對常識性世界的認知,必須依賴出生後經年的活動經驗、學習,方能獲得,至於對所身處的宇宙、大自然和社會的確切知識,更之需要倚仗千年以上歲月發展出來的科學方法和理論累積,方才可以求取得到。人對世界的認識,幾乎全為後天習得之物;人會怎樣對待他人、他生,多是文化環境、社化、學習的結果。同是玻利維亞人,同是活於南太平洋小島之上,若生於復活島上,則會盡情斫樹,直至島上生態盡毁;若生於    島上,則會盡力維持島上兼海中生態不受減損。若不是後天習得,文化薰陶的結果,此等徹徹底底的行為差異根本不可能加以理解。

而且,任一個體人的誕生,都可謂乃不問情由的給抛撙到這個時空世界之內,他的生命充滿強烈的七情六慾,可是他的肉身雖則可說是一桿作樂棒,同時也可以是一所酷刑室;他追求福樂,但稍一不慎即會換來酷刑。生老病死故然無法避免,人類兼且終其一生都要拼手抵足、形形役役方才維持得到生計,所以人多不介意他的形形役役會怎樣必然、怎樣沒法避免地影響著他人他生和大自然,更加不會騰出時間空間來認識世界,應付由眾人的形形役役所引致,各樣影響乃至破壞他人他生和大自然的問題;因為光光求生和避苦趨樂,經已足夠叫他窮於應付。

光上面幾點,經已足夠推知人類文明的發展必然要帶來地球生命體系的破壞,尚未計算人兼且擁有高智慧,可以發展知識,並且代代相傳地將之累積滾存。這可以是助長人和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知識,也可以是略奪剝削自然和眾生的技倆。只可惜,一旦貪婪、自私和愚昧主宰了大多數人的思維,必然導致殘酷的鬭爭和營生的吃緊,亦因此主導了知識朝向那一方向發展。

由此可以推知,文明愈發展,對生命體系的破壞亦愈利害,例外者不多,勉強才可以將不丹、古巴、北歐算在內。須知文明愈發展,個人透過機器、社會體制、高科技等對大自然、環境和生命體系所作出的干擾破壞愈厲害、愈容易,也愈難於被察覺,必須要待到知識的開發足以了解到人、大自然、和生命體系的本質、特質,並由此而必然衍生的單向破壞關係時,然後這種破壞方有可能被制止。

但根據這個故事模型,待到終於有人能夠講述整個人與自然的故事之時,也必然經已是個病入膏肓的時代,亦即是現在此一刻。好心腸的科學家在二戰後設置了末日鐘,至到二十一世紀一0年代的今天,末日鐘只差三分鐘便到午夜。想將末日鐘弄停、撥後,難度之高可謂前所未有,甚至人類有史以來也從未遇過及得上三五個巴仙難度的。

 

百世自我酷刑,比絕種更悲慘:

此外,僅僅拿末日來看待人類破壞生命體系的終局,原來經已過份樂觀。當代物理學泰斗霍金於2000年元旦於全球報章發表警告,人類若無法解決全球暖化危機,地球將會於一千年內變成跟金星一般的星球,表面温度達到攝氏三百多度。不過,可以說,變成金星故然之慘絕人圜,人和億萬生物都要在受盡折磨摧殘之後才告絕滅,但這還不是最可怖的可能終局!原來人擁有高科技,會被拿來撐著地球不變金星,但由於人的貪婪、自私、和愚昧,他們的救亡措施極可能不會徹底,尤其是權、錢、名的擁有者們,必定不肯將由他們所衍生出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結構徹底改弦易轍,結果只會做些左修右補,勉強撐著地球上的生命體系,同時又讓破壞生命體系的機制結構性地延續下去,例如放任式貿易全球化市場經濟,迫令全球人類做志願生產消費奴隸,亦即迫令全人類在繼續破壞生命體系和貧無立錐地過活二者作出兩難決擇,皆因貿易全球化令到生產資源愈來愈複雜,愈來愈資本集約,愈來愈只有權、錢、名才能掌控,愈來愈多人只有透過成為這些大企業的僱員,才可以取得生計。大企業則因為保護屏障被貿易全球化一一拆除,競爭因此變得愈來愈激烈,愈來愈多交易跑到少數幾家大企業手裡,於是愈來愈需要開闢客源,愈來愈需要刺激消費,增加消費,擴大消費,開拓消費……,乃至繼續增加人口來擴大消費者數量;然而,任何消費、服務或人口都無可避免需要付出或多或少的環境代價,因此都結構性地對生命體系構成持續破損,欲罷不能。

偶然會有智者對此大肆破壞生命體系不忍卒睹,於是殫精竭慮找出成因,力排眾議道出真相,終於令到極少數群眾有所醒悟,誰料又會隨即為其他方面的勢力、利益集團作為借口,作為確立他們所作所為的理據;另一邊,那些放任市場經濟、貿易全球化的權、錢、名更之索性順勢將上述對他們的指控,打成為替邪悪勢力捏造理論基礎。

 

所以,可以想見,人類即使將生命體系弄得瀕臨死亡,也難以洗心革面,改弦易轍,改革政、經、文化結構,從而停止破壞,而只會邊破壞邊作修修補補,結果只樂得一個瀕死生命體系的長期延續,一千年,一萬年……,無人知曉,總之科學家清楚知道的,是人在生態瀕死地球上過的必將是煉獄生涯,瀕死的生態必然難以生產糧食,天價的糧食令人類拼盡血汗才抓到生計,另方面怪菌肆虐加上嚴重劣化了的自然環境,令所有人都經常要跟病魔苦纏惡鬥……。

人類只會修修補補,不會洗心革面!何以見得?首次全球環境高峯會早於一九七二年召開,旨在集合全球所有國家的力量,去克服全球環境和暖化問題,並於一九八二年高峯會議決由聯合國成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專責探討有關全球暖化問題和解決方案,與及自九0年代開始,每年召開一次的定期全球氣候高峯會。勢頭不可謂不利害,根本前所未有。但數十年下來,全球碳排放也好,平均氣温上升也好,乃至空氣污染、生境喪失、物種喪失、海洋垃圾、死域……也好,莫不是抛物線式上升,從數據上看不到多少經由集體努力而達至的上升舒緩!也難怪,數十年下來,高峯會根本從未通過一條半條具備實質作用的法案,有權有勢者都在蹉陀歲月,延誤時機,中國說要到二O三O年排碳才可以封頂,即不再增加,美國更之連這些軟弱無力的協議都要推翻兩次――一次是京都議定書,另一次是巴黎協定。至於平民百性,為此暴跳如雷的只屬小數,抱著事不關己態度的才是主流。

世人反應不大,會不會只因為仍未感受到「死到臨頭」的滋味,所以才徵歌逐色如舊?此則見仁見智。踏入新千僖,氣候災難逐漸呈現、增強、增多,比氣候學者預期的演進快了很多。世人開始見證全球暖化的作用:熱浪開始襲擊全球,乃至寒帶地區;世界糧倉――美國加州的枯歇;焚燒累月、狂焰千里的山火全球到處試虐;超級颱風愈來愈多……,全都是氣候升温及變乾旱的必然結果。雖則死到臨頭的仍只限於小數人,但隨著夏天愈來愈悶熱,氣候災難新聞久不久又出籠,那種壓迫感倒也是頗為利害的。倘若世人依然對此愛理不理,大肆破壞如舊,替下一代打造煉獄如舊,肯定不是「仍未死到臨頭」可以解釋得到。不少環保人士稱之為温水煮蛙,其實這無非是個嘲諷的說法,人有腦袋,又有人久不久便透過傳媒宣告水温,換過青蛙能夠擁有這腦袋和資訊,肯定老早經已跳離熱窩,只有人類才不獨繼續賴在窩裡,還要替熱窩添柴添火!!!

現在,最後關頭經已來到,人類必須作出深刻、徹底、全面、有效的檢討反省,然後訂定通盤、由源頭至下游、可行而且易於推行的解決方案,否則極可能會掉進長期酷刑無邊的煉獄,無法自拔。

 

樂土抑地獄,端賴人類造化

先前經已提到,地球生命體系的特質是驚人龎雜、構造複雜,深不可測卻又異常脆弱,而人類的特質是本性上可善可惡,擁有不斷發展的高科技卻又慾念無窮,當生命體系一且孕育出人類這物種出來,讓人活於其中,人必定因為借高科技追逐無窮的物慾、體慾、意慾而肆意干擾、破壞自然秩序,並且打造人人必須倚仗破壞地球方能取得生計的經濟秩序,直到生命體系告急,才忽地醒覺到有地球生命體系這回事,和知道他每天都在有意無意地損害著這體系。至於人類可否戰勝這自我百世酷刑的宿命,就得看人類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