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慧治 作者:彭耀階 Pang, Yiu Kai May, 2013.
(話說作者回到未來綠色世代,是時人類已憑藉順應自然之道得晉大同世界。作者並得當時高人面授讓他們得晉大同世界的治國之道,原來就是還政於大自然。)
翌日,早餐完後,全民齊集到村外面做早會,由當中一位資深村民講述相處共事之道,尤其是議事倫理:設法理解另方含義,而非刻意歪曲;尋求真相,而非辯贏另方;……」(1) 想不到呀!小小一個村莊,也充滿金石良言。反觀我代社會,上至議會,下至民間小組,無不以歪曲另方詞義為能事,無不以辯贏另方為目的。(2) 「無非經驗教訓,小川並非我村哲理特別出衆之人,談經驗則尤刃有餘,你世代人的腦筋又真的差了一點。」慧思說。(3) 「我看並不由於腦筋,而乃由於心態。」(4) 早會過後,就是晨運,有登山,打太極,跑步,早操等,不一而足。九時正,大家又都已沐浴更衣,齊集到飯堂,原來正要召開年度全體村民大會。(5) 「村長可否講解一下村的制度?」(6) 「這樣,今天就讓慧思、弼時、態康、訪平等整天陪著你,讓你可以對我們的社會制度文化好好了解一下。」(7) 「誰是訪平?」(8) 「就是昨天晚上跟你一起吃晚飯的那位電視台記者。」(9) 「太感謝啦!村長,全都是智慧高深、各勝擅長的高人。」(10) 大會開始,我問:「議程由誰擬訂?」(11) 「人人都可以,日日都可以,將想到要提出的議題交到理事會整理,理事會再將類同的議題歸作一條議題,重新擬訂,並於會前數星期公開。提出議題者若認為不妥,可找理事會提出修訂。」(12) 「竹傢俬是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我們花於此的時間和人力都不多,何不多伐些竹,反正竹多的是,多製作些傢俬出售?」有村民建議。(13) 「現時竹的砍伐率已達上限!這亦解釋了何以不多投放人力於這有利可圖的手工藝上。」有理事回答。(14) 「如何介定上限?」我問身旁的生態高人態康。(15) 「其實是指零干擾伐竹的上限。這裡竹的平均壽命是二十五年,當一株竹的壽命達到卄五歲,即便你不伐它,它也會死掉,所以即使村莊盡伐廿五歲的竹,對竹的生長繁殖不會構成任何影響,但若再多伐的話則又不同。(16) 「現時村只可以給每人分配每天半小時的使用電腦時間,多數人都認為很不足夠,增加收入可以讓村多買些電腦,不是好事嗎?」村民乙說。(17) 「增加伐竹恐怕難獲決策組通過,不如另闢財路吧!」村民丙說。 (18) 「甚麼決策組?村規不是在村民大會上決定的嗎?」我說。(19) 「老彭有所不知。」慧思說:「我們是四權半分立社會,即行政、立法、司法、利益分配/監察和決策淸議。在村而言,行政和利益 分配/監察由全體村民直接參與,例常性質的行政和例常性的利益分配/監察交由全民選出的理事會和司庫代表代辦。村層面沒有立法組織, 於是乎都是決策淸議說了算。不嚴重的司法事宜先由理事會審理,與事者若不服則再交臨時村民大會審理,再不服才再交村外屬專業性質的區域法院。至於決策,則由全體村內的自然 使徒組成決策會進行清議、表決議案和選出組內行政人員組成決策組。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決策會議和討論,但只有自然 使徒才有表決權。在村而言,決策組議決案就成為村規村章則。」(20)
「既然決策組/會的議決案可以成為法律,還要立法權來幹什麽﹖ 」(21) 「在全球和各洲各省的層面,決策會的議決案只是法律章則的動議,必須交立法會議全民表決。」(22) 「什麽全民表決?立法會議不是具有若干個議席,而每個議席都是由民眾選舉產生,代表民眾去表決議案的嗎?」(23) 「村以上的各層,我們什麽都是由全民動議和表決,代表們只進行意見管理。」(24) 怎個管理法?(25) 一者是特別多人聽/看的議論,分門別類後集中張貼出來。有心人看完後可以提出議案,先看議案是否多人支持,而最多人支持的十餘個相關議案便交到立法會議上安排全民表決。二者是其餘議論,先將各不同人提出但實質內容相同的議論歸一重寫,重寫後的各不同議論先將之張貼出來,看有無人投訴他們的議論没有被收納。完成了這個程序後便可以重複前面一者的步骤。(26) 按你所說,你們採行的是直接參與的民主制度,而不是我代社會通行的代議制,你們豈不是到處天天都是遊行示威和暴動?(27) 對!我們採行的是直接參與的民主制度,不過遊行示威和暴動則絕無僅有。原因有二:一者我們擁有一個有效的,自各處大小地區至全球的意見網絡,若有人的意見不被採納,他知道那只是由於多數人並不接納,而 不是因為他的意見被掩埋,又或者因為不公義的背後動機而遭否決。二者我們杜絕了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手段,人民都具有足夠的公義理性,他們明白到若他的意見沒有被掩埋,又沒有因為不公義的背後動機而遭否決,而他們仍然訴諸遊行示威暴動的話,就不啻是以高壓甚至暴力置於理性探討之上。(28) 「另外,按你所說,不是所有成年村民都是自然 使徒。」(29) 「對!都是要先通過評核才能成為自然 使徒。不過,不是自然使徒只意味你在村決策組內 只有動議、議論而無投票,選舉和表決權,而在行政和利益權內你仍然擁有 一概動議、議論、投票,選舉和表決權。 」(30) 「由誰評核?評核些什麼?」(31) 「評核四方面:一是美感和悅樂感的認受,是否以大自然為最。二是自然及社會通識。三是整全思維能力, 即邏輯集合、科學方法、模擬思維、系統思維、語理分析、 價值分析、不意識思維、直觀、內省、感受、等十種能力。四是無私程度。」慧思補充說:「評核什麼屬球政府決策權範圍,執行評核則屬球政府行政。」(32) 「那就一定不是全民都可以成為自然使徒,不怕決策組通過一些對他們較為有利的方案嗎?」(33) 「他們可以製訂一些對所有人都較少利益的政策,卻不可以讓利益只向某部分人傾斜,因為此舉抵觸了人民的利益分配權。」(34) 「明白了,即是說,決策組可以定下必須以零干擾方式伐竹的村規,卻不可以立例讓自然 使徒有較長的用電腦時間。前者屬於令到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制,不涉及分配不公平,於是村民大會無權否決;後者則不同,因為抵觸了利益分配權,故必會在村民大會上遭否決。」(35) 「你很聰明,一點便明。」(36) 此外,何謂決策淸議權?(37) 人類之中有一部份人先天上特别喜愛大自然,美感和悅樂感的認受以大自然為最,先天個性上亦較不自私。只要將這部份人加以後天上的整全思維和自然及社會通識訓練,他們可以成為理想的大自然代言人;相信這也是大自然的安排。當這些人被培育或殷選出來後,就成為世上的自然 使徒,與及乎合資格加入成為決策淸議的自然使徒。(38) 他們豈不是擁有特權?(39) 不同意。只有在村莊內的決策議決案,在不抵觸村民的利益權的條件下才自動成為村規或村章則;除此之外,所有較高層次的決策淸議都是顧名思議的淸議,所有議決案還得交到立法會議表決。(40) 如何可以成為立法會議的選民?(41) 任何年满二十歲的人士。(42) 亦即立法權依然掌握在普遍人的手裡,這決策淸議豈不形同虚設?(43) 怎可以光憑制度本身作判斷?人心肉造,人有良知,理性能力,而且人影響人,正是清議所訴諸的要點。(44)
豈不是訴諸很不科學的觀念?(45) 決策即是決策,涉及的都是人類和眾生的發展方向,價值理念等的議題,這些範籌都不可以純科學方法加以探討,而必須要動員整全思考方法。(45) 噢!又一次給打通了我的腦經胳。不先有人類和眾生的發展方向,價值理念等,不由分說便推出代議政治、資本主義等政經制度,結果只造成物質爆炸、胡亂開發、文化崩壞、地球遭殃的局面,這也正好是我世代文明走向覆亡的主因。「對!何不索性將決策清議改為決策會議,全由他們制訂法律?」我問。(46) 「我們只是在制度上令到這類人能夠携手一起探討生命的價值和方向,和提出解決現下各種問題的方法,然後將這些方案提交公眾參考和作最後決定。正由於公眾要作出決擇,他們才會投入從選民的角度探討和了解事情,否則民眾就只會是被動的遵從,對整體的價值目標、人類演化方向、乃至有關理念、立論等都不會有確切了解,長遠來說並不利於人類;還未計算此舉會造成政策法規的低認受性,和自然 使徒們可能會以權謀私等。」(47)
「何解長遠會對人類整體不利?整體的價值目標、人類演化方向、乃至有關理念、立論等由更加超卓的自然使徒說了算豈不是更好嗎?」(48) 「既然都只是提供意見,索性將自然 使徒都撥入立法會議,結果不都是一樣嗎?」(54) 「結果會截然不同。一般人多只顧維護自已的利益,另有一部份關心他生的,則只會憑表象、慿對抗模式等去理解事物,自然 使徒們若零散地跟其他人混在一起,他們的想法在人單力薄的情景下必然會被週遭的人所忽視,他們的意見也就難於爬升至立法議論網絡的頂層。 而另設一清議權給他們,可以令到他們之間最後達成的議決案得到社會上及立法會議選民的最高度重視。」(55) 回望昔日的人類社會,深綠改革者的命運莫不像剛才訪平提到自然 使徒給混入立法權選民之中的後果一樣,他們苦囗婆心告訴世人必須怎辦怎辦,世人卻徵歌逐色如舊,終於爆發大大災難。(56) 慧思補充:「村佔去可供人類擺布的陸地面積的大部份,所以只要自然 使徒們在村的層次可以說了算,大部份可供人類擺布的陸地都不虞生態劣化 ,於是連帶海洋也不會。另外由於村決策組只是個最基層的權力小組織,其他更高層次的各級民選行政、立法和利益機關都必定可以有效地監察著村決策組的運作,確保內裡的自然 使徒不可能濫用他們的決策權。」(57) 「作為我那世代的救亡措施,删除大衆的立法權,就讓決策淸議變成決策會議,取代立法權,化算得來嗎?」(58) 「若不考慮怎麽可能,自然化算得來。這就等如譲世上的環保份子說了算,他們自必然會訂定有效的法規。問題只是這理想境況無異天荒夜談,根本任你們怎爭取也沒可能將之實現。」(59) 「萬一竟然可以呢?」(60) 「萬一原來竟然可以實現,那時又用不著這麽麻煩了。因為若果人類竟會讓決策清議擁有立法權,其深明大義的程度又已經足以在他們自已的立法會議中通過有十足效力的措施,已經用不著去爭取讓決策清議擁有立法權了。說來說去,可能還是不可能,讓決策清議擁有上下各層立法權都是多餘的設想。 除非是集權國的領導層忽然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喚,推行自然慧治,讓決策清議取代立法權方有可能實現。」(61) 「啊!對!看來我還得悪補一下推理能力。但這制度相當古怪,意義何在?」(62) 「讓最終決策來自大自然,這叫自然慧治。」(63) 「你是否想說自然使徒就是大自然的代言人?慧治就是以服膺某一套理念作為治理國家的依據,但因為必定要假手一群代言人,擺脫不了人的問題,故此不能夠像我世代宗教或經濟理念的道治社會般任由一群代言人掌控著決策實權,代言人的任務只是得到社會賦與崇高地位來對各樣大小事情作出清議,其他人仍舊可以作出異論他議,社會接受誰的論議仍由全民作出決定。大自然可以透過這些天性特別熱愛大自然又不自私的人來清議治理地球,就為之自然慧治。」(64) 「可以這樣說,老彭的悟性頗高。」(65) 匪夷所思的政治觀念,一世人都不自覺地以為政治必涉及由那些人掌權,誰不知原來這裡的人可以包括大自然。(66) 「真的可以體現得到嗎?」(67) 「沒有聽到剛才的議論嗎?決策組正好發揮了替大自然發聲並作決策的作用。」(68) 「現在村內很多人家裡都擁有藝術組的竹藝術創作傢俬和擺設,若拿到市場上,應賣到比普通傢俬高得多的價錢。」村民丁。 (69) 「對!將部分竹材改為製作竹藝術傢俬和擺設,那就不用增加伐竹,都同樣可以增加收入。」村民丙。(70) 「什麼藝術組? 」我問身旁的高人。(71) 「村內有非常多興趣小組,村民可以自由開設,大家花在發展興趣的時間可能比花在營生工作上的還要多。」態康回答。(72) 「那你們一週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73) 「一般都是二十小時。」(74) 「不覺得自己太懶散嗎?」(75) 「噢!老彭不覺得自己預設了很病態的價值觀嗎?」高人們都眾口一詞地反駁我。(76) 「我們鄙視那些不做7-11的人。」(77) 「什麼7-11?」(78) 「即是由早上七時工作至晚上十一時。」(79) 慧思:「不止病態,簡直是發癲。」(80) 態康:「恐怕不發癲也支持不住。」(81)
「努力工作是人人必須盡的義務嘛!」(82) 你這價值觀念是懸空的。我們都視維護、優化生命延續系統才是人人必須盡的義務。其他尚有盡量不為其他生命加添痛苦,最好還能夠減少他們的痛苦和加添他們的福樂。上述的義務是自然而又必然的,而你所說的義務則並不如此,並且很容易遭否定。」(83) 「如何否定?」(84) 「例如你可以很努力成立跨國公司,把大片大片的山林砍除,拿來建房,做傢俬等等,以你的價值觀念而言就是在盡大義務,應予表揚。但我們明知這是個價值勃論,因為會對生命延續系統不利,故此不能成立。」 (85) 「何謂價值勃論,請賜教。」(86) 「即是若這價值成立,必然或「可以」抵觸根本的生命整體生存價值,或者可以抵觸勃論本身所標舉的價值。當然,這類勃論並非演譯勃論,而是歸納勃論。」(87) 「何以只抵觸了生命延續系統,而非抵觸了命題所標舉的價值,也算價值勃論?」(88) 「生命延續系統不存在,所有語言或經驗可以介定的價值都不可能實現。」 (89) 「我只可以認同若生命延續系統不存在,所有涉及生命的價值都不可能實現。」(90) 「即使只依你所言,已經足夠構成勃論。」 (91) 啊!對啊!腦經絡忽然又給打通了一下。一切價值都不可以抵觸生命延續系統的價值,否則就是一個價值勃論。但某一個價值是否對生命延續系統的價值有所抵觸,則屬歸納推理的範籌。(92) 「稍作退讓又如何?」(93) 「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應該可以。例如萬一出現糧食短缺,可以通容大家網河魚,採野蠔。」(94) 「可以理解以生命延續系統的價值為先,亦同時保障了人類,否則糧食短缺時便只好吃草根,嚼樹皮。」(95) 「你們又好好教育了我,」我說:「替我拔除了得自一套自殘文明的謬見。對的,衣食既足,就盡量多投放時間於應做又愛做的事情上,不單不是懶散,更且是無比積極的生命態度。」(96) 「權力使人腐化,政府在制度上有什麼措施防犯高層官員腐敗營私嗎?」(97) 「不單只有,更可說腐敗營私在制度上是不可能。」訪平說。 (98) 「最重要是在制度和文化上鏟除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手段,讀書就是為了求知,而不是為了考第一,撈博士,向上爬,利與位。」 訪平又說。(99) 「其二是性格傾向上不自私的人才可以當自然使徒,自然使徒才可以任官職。」弼時說。(100) 「怎知申請當自然使徒者自不自私?」(101) 「首先,先前已談過,最關鍵之處,就是社會在制度上和文化上皆不容許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手段,即是說,當上自然使徒對於某人在利位物權的獲取上並無助益,自私者根本一開始就不會熱衷申請。另有一部分自然使徒來自童年時得到村中長輩親朋的舉薦,入讀自然學院,修業完畢後成為自然使徒。兒童自不會扮無私,推薦者亦得不到任何個人利益,所以這種舉無私通常十分可靠。除此之外,申請者都要接受生命歷程分析和心理測驗以確定其性格傾向。」(102) 「其三是四權半分立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乃從政治邏輯結構作劃分,四權半分立則是從文化和實際運行結構作劃分。利益的分配和監察獨立運作,並不由行政決策部門所包攬,確保行政和決策部門不能運用權力營私。」(103) 「法律由誰訂立?」(104) 「司法以外的三權皆可以提交提案。但行政法不可以抵觸決策法或利益法,利益法不可以抵觸決策法,及決策法也不可以抵觸利益法 。亦即是說,利益法和決策法產生途徑不同,但地位對等;而行政法則地位較次。當然,大家必須明白,利益權並不就是爭取民眾的利益最大化,而只是確保人人得到起碼足夠的利益,此外尚有決定利益分配比例,與及維護利益必定依法分配。」(105) 「你們的制度跟我們奉為圭臬的有大大差異。我們宗奉的,是契約社會,所有法律都是全民推選出代表所共同訂定的社會契約。」(106) 「除掉村層面外,我們奉行的也是契約社會,只不過她是半慧治的而已。 大自然賦予每一個體人以自由意志,亦同時透過知、情、意、欲去指導他們的行為,只要社會能夠徹底杜絕異價手段、教條観念、人云亦云、人有我有、宗教盲信等,絶大多數人的所想所行也自然而言地會與大自然契合無間 ;反而像自然使徒般,以人的智慧圈選、培訓出來的,反映出的只是人的智慧知識範圍內最能夠貼近自然智慧的一群,其與大自然的智慧本身仍是有一大段距離的。當全民都可以晉升成自然使徒,屆時全慧治的契約社會便可以實現 ,也是我們長遠的努力目標。 兼且,全慧治的契約社會的實現,也是我們這世代人可以開始硏究往太陽系之外作太空旅行的先決條件, 太陽系以內的太空旅行研究則不受此規限。球決策院認為此措施方可以百分百確保太空旅行的科技不可能被濫用於破壞其他具有生命延續系統的行星上。從權力分配角度視之,現行的自然慧治可說是個「責任直接民主制度」,你具備最起碼的有關能力,即自然和社會通識,整全思維能力,並且必定以大自然和眾生的整體利益為最終依歸,不會受到考量私利的干擾,社會才分派額外的決策性的清議權力給你。而你們選代表訂契約的做法,在自由市場傳媒和競選資源不平等的影響之下,社會發展方向、價值與及其他並非手板眼見的契約事物都會被嚴重扭曲;你們文明的崩潰根源並不在契約社會本身,而在於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手段和實踐機制體現不了契約社會的原則。(107) 「慧治社會不單要在制度上杜絕以權謀私利的可能,同時亦要杜絕高層以權謀聲名。所以省級或以上的高層人人都必須隱姓埋名,不能在議事範圍以外的任何媒體出現,需要向公眾發言時則必須由下層的新聞主任輪流代行。」(108) 「真真別開生面,匠心獨運的政治制度啊!」(109)
自然慧治以其制度機制維護了生命延續系統不因人類的物欲而至受損,剛才見識過了。現在終於明白到,魔鬼就在政經模式 、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文化和人的物欲、貪欲和自私基因之內。基因沒法子改變,可以改變的就只有政經模式 、和杜絕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手段,若不加改革,任你怎樣遊行、示威、請願、教育、宣傳……,只要你一日不改政經制度, 異價(見第5章第55、56、61、62、74、79段)手段,魔鬼就一日不可能被消滅。(110)
村長忙完一輪,過來跟我們閒聊,我說:「現在終於明白何解你們可以對大自然照顧得這樣週到,只仍然不明白你們的村集體經濟如何維持生產士氣和活力。
但我更加不明白,他們何以不採用簡單便捷的代議民主制,集權制又有何不可,由自然使徒門掌權不就成了?
「限制競選經費,規定均等公眾曝光時間,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當然比毫無規限好得多,但非常多助選宣傳所花經費根本上查無可查,甚至無法算入競選經費。例如暗地裡找名咀唱好,你怎知那不是該名咀本身的想法?同是十分鐘曝光時間,人家背後有一大班成功廣告人、群眾心理學家、政治理論家、辯論家、攝製家、大導演等精心劈劃、攝製,你則只靠自己和幾個非常業餘的助手度度橋怎樣表達自己的理念,即使你的理據有多充分,也難敵那一大班專門針對怎樣令群眾受落他們那一套的老到專家。
總之,只要有選舉,就難逃受到權、錢、大團夥幕後操縱,還有選民變得愈來愈即食、短淺的厄運,除非選出的代表並非替選民作議論和決策。
「可以單憑競選宣傳,確切知道候選人當選後必定據之施政嗎?」(119)
「當然不可以,不少人都是講一套,做一套,尤其是政客。」(120)
「那怎選擇?」(121)
「揀人!了解她/他的生平,往績……等等。」(122)
「很花時間,還要因應當前狀況了解他的政綱。」(123)
「即使政綱好,誠信也高,但當選後推行不力,還是白選。」(124)
「所謂政綱好,往往只是迎合大眾即時對社會諸問題的反應,當你作了一大輪深思熟慮,深入探討之後,往往會有不同的結輪。」(125)
「候選人沒有叫你不作深入探討吧!」(126)
「表面上沒有,實質上他們跟傳媒每一刻都將政見化成商品告白,只有洗腦,没有探討。久而久之,群眾都變成產生條件反射的突觸,而非可以深入探討的腦袋。」(127)
「選民若即食、短淺,所選出來的小則盡都只是公關、演戲高手,大則都是借從政上位的機會主義者,那末代議民主制度豈不是一無是處?
「又未至於一無是處!只不過,好處僅僅相對於集權制而言。證諸所有上了軌道的代議民主國家,人權和自由都可以得到充分保障,法治也都發展得成功,反觀集權國在這三方面則都是一塌糊塗。
「不如實行賢人集權制,例如宗教或意識形態統治之類吧!」(130)
「千萬不可啊!即使柏拉圖式賢人政治也後果相當可怕。」(131)
「哲王集權,不論什麼原因,當上了,又如何?」(136)
總之,現世集權制對治下人民所採取非常及身的「條件及操作制約」(respondent and operant
conditioning),令人人皆以向權力核心靠攏作為至高無上人生價值,同時或隱或顯地壓制並非與此相符的價值或人事,實乃在結構上模塑人民的品格向下沉降,倘若這類集權能夠維持非常多個世代,模塑作用更可以及至基因層次,即先天上講平權、公平,講公爾忘私的人會愈來愈少。
「不見得政府會拿孕婦的受精卵去把內裡某些基因剔除吧!」
「當然不是這回事,而是先天具備此種品賦的人自小已被排擠,於是乎在社會內較易向下流動,上述兩因素加起來又令到他們較不容易成為擇偶的對象,結果令到具備這種基因的人,在行使極權的集權國家內較難將這些基因傳給下一代,以至若干代之後,這類人變成十分稀少。
「人人只顧趨權附勢,及為之可以不理是非,不擇手段,無惡不作……活在如此國家之內,也真太可怕了!
「經濟上會怎樣?人民有飯開嗎?」(143)
「真的媽?」(159)
「這是價值自然主義。」(161)
「對!甚至上層社會價值,博愛(包括自然眾生才算)、平等(包括平權,即民主)、自由,都是大自然所賦予,然後才展現開來。」(162)
「這三大社會價值不是歐洲啓蒙運動思想家的偉大貢獻嗎?」(163)
「啓蒙思想家的貢獻無非將喪失已久的重要價值重新注入當代文明之內。原來起碼早至新石器時代的流動採獵部落都已充份體現著這三大,現代僅餘的流動採獵部族也如是。審視既有各種文明,以他們的最貼近大自然,也只有他們才能夠最充分體現自由、博愛、平等(包括平權,即民主),甚至現代文明的典範,北歐諸國,也難以望其項背,這顯示出三大跟大自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應該是大自然賦予了我們對這三者的渴求。」(164)
「這也就是你先前所講的最終極社會價值?」(165)
「還不是,只可說是上層社會價值,談到這些價值,只因為它揭示了其源於自然的事實基礎。」(166)
「大自然不是物競天擇的嗎?」(167)
「達爾文只說出了生物界的部分基礎機制,而非終極價值。十九、二十世紀有部份人攪混了,相信了社會達爾文主義,以為日爾曼是世界最優秀民族,大和是亞洲最優秀民族,幸而結果下來,另些更強國度本應更容易借弱肉強食自肥,他們卻唾棄此等血腥淘汰,寧選與弱勢民族協作,共同對抗侵略。」(168)
「啊!對!一語便打通了我的腦經絡。」(169)
「人的價值源於自然,卻超乎基礎生態機制之上。人之異於禽獸,在於其知識、智慧、思想、感情、體悟等可以展現宇宙、自然所潛藏,而不顯見之於生物界者,這也是人的最高價值所在。」(170)
「選舉產生的代表可以只就全民所提出的議論、主張、投訴、請願等作行政管理和全民表決安排,此外就是監督政府行政部門將議決案切實而且洽如其份地執行。
「這是那門子制度?
「直接民主。議論和表決都是由全民直接參與,選出來的代表只負責相關的行政管理和監督議決案的執行。
「非常之別開生面,但好處何在?我是指相對代議民主而言。
「她是個真正而且充分的民主制度,代議制則是個民主成份相當有限的一套,所以代議制的自由、人權和法治,直接制同樣擁有,甚至可以更為成功,但就可以免卻代議制的一概弊害,即如先前所談到的。其次,發表議論在代議制社會內其實受到相當程度的壟斷,主要由於各種大眾媒體都是商業經營、非常昂貴和要各出奇謀才爭奪得到夠廣泛的觀、聽眾或讀者,供議論的空間於是變得非常狭窄,除掉權、錢、大團夥外,就只有職業傳媒人、知名人士或政客,再不然就是精於鑽營、傳媒秀等嘩眾之士才可以享用,老老實實的耕耘、探研者往往不得發表渠道,更遑論那些不慣發表的,無非是受眾苦主,或知情人士等。
「即是說,意見渠道在直接民主社會內不虞受到壟斷,任何論者或投訴者的聲音都可以直達大眾耳際,大眾不用受制於代議民主社會的條件限制而出現偏聽。但人口以億兆計的國家也行得通嗎?
「當然行得通!你們已經有互聯網,再由大眾選出的代表加以巧妙的管理安排,一二十億人口的國家照樣行得通。任何人想知道社會上有什麼議論、意見、投訴、事宜、問題、危機等,都必須到某個網站去,網站將事情分門別類,由大至小地域分區,再據之分派至各級議會內由公眾層層殷選並遞進,最後由議會進行公投表決。
「天涯何處無芳草?黑奴問題絕對不是要待到某某大小說家寫了「黑奴籲天錄」,大眾才會覺醒,無非因為傳播文化結構,非到大小說家都覺醒了,都沒法將此觀念廣為傳播,可這大小說家加上觀念覺醒二者的條件交集,卻是個極端高的傳播門檻。試想想,假如歐美社會向來都奉行直接民主的話,恐怕早幾百年已經有不少人透過大眾意見渠道痛陳奴隸制如何醜惡,則眾人老早便覺醒了,把奴隸制廢除了。直接民主的首要優點正在於此,破除了一概無必要的門檻,老天亦甚為講究平等,真知灼見從來都不是建制主子、學術權威、名咀名流的專利;愛恩斯坦發表相對論時,無非是個工餘自學自研物理的文員。天涯何處無芳草,只要門檻低得小童都跨得過,於是真知灼見都不虞受到無必要的封殺,都可以傳到大眾的耳際。
「人們必須要認識到,民主的最根本要義,不僅僅是大眾的決擇,而更在於確保真知灼見都可以不問出處又暢通無阻地傳達到大眾的耳際,然後讓大眾作出最合乎理性的決擇。
「即是說,只要大多數工業國都轉為直接民主制,地球的環境存亡危機都可以漸漸走上解決的道路,對不?
「地球存亡危機的解決有時限,必須於你們的公曆2O5O年前停止升温,所以,光光推行直接民主並不足夠。
「何解?
「人類既有的思維和行為慣性使然,生產消費惰性使然,還有政治經濟格局使然。當到直知灼見經歷三波四折,終為社會大眾認受之時,恐怕早已超越了時限。
「你說的民主,查實只是半湯不水的代議民主制,跟古代雅典、新石器時代採獵社會所奉行的直接民主制根本就差天共地。直接民主才是真民主,古雅典一經奉行,即奠基了整個西方文明,反觀代議民主在十九世紀一經廣被,隨即蠢蝕著文藝復興、啓蒙運動的文化建設成果,只科學和科技可以繼續成長,但這一枝獨秀卻淪為供下沉的心靈歛財和宣洩物慾的利害工具,結果只促成了二十一世紀環境、文化崩潰,和極權擴張的危機。代議民主發展至此,極端嚴重放縱了人的物慾和墮性,及壓抑了人的精神和靈性一面,即使今天重新開步,發展直接民主,也很可能補救不了。」(186)
「那怎辦好?
「還政於大自然!」(188)
「什麼?我沒有聽錯吧?!大自然懂思考,講政治嗎?更何況大自然又不會發聲,講人話!」(189) 「大自然並不像人般思考,沒有語言邏輯流程,決策卻比人高億倍。大自然雖不說話,人若要還政於衪,衪大可透過人內心的知、情、意、欲,讓你知道該怎辦。再者,世上總有一小部分人,天性不募繁華,不圖富貴,不謀私利,卻泛愛眾生,只愛與大自然為伍,只要加以啓發開導,充實其自然和社會方面結構性的可靠知識,還有整全的思考能力,再教其坐言起行,他們就是大自然的使徒。這小部分使徒之中,又有小部分人,天資敏悟,抱負不凡,則是社會各層各面的天選領袖之才。」(190)
「正是! |